本文转自:安徽日报金岭速配
孩子的焦虑:反复纠结于一次成绩的进退
如何增强“心理韧性”?
■ 本报记者 陈婉婉金岭速配
很多同学疑惑,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,可成绩仍未进步,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学习?长期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合肥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李甜表示,这个焦虑是很多孩子都有的。结合实际经验,她向这些孩子们支招。
李甜表示,成绩暂时没有进步只是一个结果,首先还是应该探究真正的原因。“原因可能是知识点没有掌握,或者学习方法不对,也可能是缺乏学习动力。”李甜说,人类的学习是由“完备的知识体系、强大的认知能力、持续的学习动机”三个部分构成,一个人若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,剩下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强大的认知能力迟早可以发展建立起来。
“一个人的学习是动力驱使,还是目标驱动,之间差别非常大。设置成绩目标,看似明确前进道路,但成绩目标未实现前的我们就会处于容易气馁和懊恼的状态。”李甜分析说。所以,更需要一个更为宏大的人生理想作为动力驱动,让志存高远的格局视野赋予人生远航的力量。“这样,你也会更加幸福、从容、潇洒,而不会反复纠结一次成绩的进步还是退步。因为以人生理想为引导的人知道,努力并不靠单次结算,我们有信心等到努力带来的复利。”李甜说。
她想告诉孩子们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放下对成绩的执着,忘掉等待的煎熬,转为去上好每一节课,完成好每一次作业,梳理好每一个错题,想要的进步也自然会来到身边。李甜提醒:“在该学习的年纪投入时间和精力,稳扎稳打,不论成绩是否进步,这时的你已经学会了时间管理,增强了心理韧性,向内探寻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意义。”
在学习的路上,难免会有疲惫、懈怠、消极、难过的时候。李甜建议,可主动去感受自己的状态,及时与家人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困惑和迷茫金岭速配,尝试做一些积极行为去调整自己,记住“你完全主宰着你自己。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教会我们探索自己。为人处世,真的尽力了,即使不成功也有一份释然、自洽的智慧”。
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